4月4日,由金融学院、中国“银行与公司金融”组委会联合主办的2025年江西财经大学银行与公司金融研讨会在我校顺利召开。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的40余位专家学者与博士研究生共同参与,其中国家级人才10人,会议由金融学院副院长(牵头行政工作)王红建主持。

      王红建代表学院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表示,银行与公司金融是金融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分支,也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主战场的重要研究阵地,期待各位专家在交流中传播学术思想,共同推动金融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彭俞超在致辞中特别感谢了金融学院的精心组织和周到安排。他表示,中国“银行与公司金融”组委会自2021年创办以来,致力于推动中国“银行与公司金融”相关主题学术与政策研究,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将成为金融领域的重要学术品牌,进一步推动相关学术与政策领域的创新发展。

      本次会议采用了汇报与点评相结合的形式,每位嘉宾的主旨演讲都安排了两位嘉宾进行点评,促进了与会人员的深入交流与互动。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李腾教授带来了题为《交叉研究的经验体会》的主旨演讲,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王红建副院长汇报了其最新研究成果《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与上升公司投资波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倪骁然教授汇报了论文“Warned by the WARN Act? Labor Adjustment Constraints and Corporate Debt Choice”,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陈松博士汇报了论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生产网络溢出效应——基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视角》,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赖少杰副教授汇报了论文“Executive pay and cash holdings: A quiet life perspective”,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彭俞超副院长汇报了论文“The More the Merrier? The Dark Side of Frequent Release of Information”,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高昊宇教授汇报了论文“Reputation at Risk: How Bond Defaults Improve Credit Ratings Quality?”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杨学伟副处长汇报了论文“Understanding the Valuation Gap between State-Owned and Non-State-Owned Enterprises”,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明雷副教授汇报了论文《银行流动性风险差异化监管:中国的证据和启示》。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张括教授、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彭俞超副院长、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明雷副教授、南开大学金融学院李欣明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杨国超教授、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李东旭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高昊宇教授、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倪骁然教授、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赖少杰副教授、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陈菁教授、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胡军副教授、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刘杰教授、江西财经大学国际学院熊家财教授、南开大学金融学院段月姣教授、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冯绪教授分别就9位主讲嘉宾的论文进行了点评。

      据悉,金融学院致力于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本次研讨会不仅是一场学术成果的展示,更是一次思想碰撞与智慧交融的学术盛宴,为金融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注入强大的智慧力量。(文/郑爱娜 梁媛 胡力  /郑爱娜 胡力  审核/王琪 廖春妍 赵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