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督导简报
2017年第5期(总第154期) 2017年5月14日编发
胡少勇
《保险学》是高校培养保险专业人才的一门基础课,对培养应用型人才至关重要。本文根据我院《保险学》课程的建设与探索,略述己见与做法。
一、互联网时代个性化的保险理论模块建设
1、建设网络课程。把教学的设计思想与理念,借助于计算机的交互性和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的媒体特点,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达到人机交互的目的。将丰富的学习资源、快捷的信息检索与查询工具、多种通讯工具、网上模拟实践等教学信息开放化,使教师和学生在网上进行教学和交流,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创建视频案例。精心制作了20个视频案例,每个案例通过3-5分钟的短片再现案例情景,资深教授结合教学内容作深度剖析,通过案例分析来阐述保险理论,将空洞的理论与复杂的保险实务相结合。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够提高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洞察力。
3、制作慕课课程。将保险学中重要的知识点拍摄成短小精悍的微课模式,再将微课片段组合成整个慕课课程。通过微课模式进行重要知识点的教学,达到微课与传统课程的融合互补。
4、探析热点问题。将当下保险界的热点问题通过学生的讲解、教师的点评制作成视频予与解读,涉及的热点有商业车险费率条款改革、存款保险制度、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以房养老政策、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等问题,在师生交流过程中达到领悟知识,学以致用的效果。
5、访谈保险职场。采访了国内不同保险公司近40余人,涵盖了精算、查勘、定损、核保、理赔、销售等主要岗位,通过人物访谈视频展示保险职业的基本情况、典型特征和能力要求,让学生了解保险行业各个岗位和职责,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规划职业,提升就业能力。
二、互联网时代个性化的保险实践模块建设
1、科学的实践教学计划。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我们邀请业界专家共同商讨,明确制定实务课程的讲授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与专任教师讨论教学内容,保证兼职教师授课内容与教学计划的一致性,相互协调,相互补充。
2、规范化的实践教学队伍。业界讲座教师由各公司推荐一些实务技能强,演讲水平高的业务骨干担任。制定《校外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聘任工作条例》和《校外兼职教师管理工作条例》,规范业界师资队伍。考虑到业界兼职教师在上课时间上的不确定性,我们让兼职教师或兼职硕导与相应课程的专任教师一一对接,只要题材符合相应的专业课程,讲座的内容不限,上课的形式也不局限,这种柔性化的管理模式给业界老师提供了充分发挥的空间。
3、个性化的实践项目设计。围绕以实习、实训项目、保险产品解读项目、保险产品创意大赛项目以及鼎诚模拟保险公司项目为代表的各种保险实践活动的展开,来带动和丰富保险实践教学。例如,实习、实训项目一般都来源于实习单位的实际问题或者是最新业务,可以是公司某种新业务的具体分析、新产品的点评、新渠道的开拓等等。实践项目的选择可以与学生后续毕业论文的选题密切相关;在保险产品的解读项目中,我们精心挑选了保险市场上最新的或极具代表性的保险产品,通过产品综述、风险提示、适合人群三方面对该保险产品的市场价值进行深度的解读与剖析;在保险产品创意大赛项目中,我们将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保险产品创意大赛的答辩现场拍摄成视频教学资料,以赛促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鼎诚模拟保险公司项目全流程模拟保险公司的经营运作,目前该项目已连续举办10年,并成为了江西财大学术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便捷的实践基地平台。目前,我们拥有全省39家保险公司的实习资源。在实践基地的构架与管理模式上采用一个基地多个实习点的模式,我们在江西省保险保监局、保险行业协会设立实践基地,在省内各家保险机构设立实习点,由行业协会秘书长任实践基地的业界总负责人,同时各家保险公司作为协会的会员单位,公司负责人是我们的兼职硕导,也是相关实习点的负责人,这种自上而下的统领关系,有助于实践基地的管理,有利于实践工作的协调与开展。
(作者: 2016年“金牌主讲教师”、金融学院教学副院长)
浅谈《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
张富国
《计算机应用》课程是信息管理学院面向全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信息学院非常重视这门课程的建设,本文略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做法与体会。
一、学习动力的激发
计算机应用课程作为一门非专业基础课程,不少同学重视程度不够,第一堂课就非常重要,主要通过向同学们介绍以下两点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动力。
1、计算机应用的大趋势。用事实告诉同学们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对计算机的基本应用技能的掌握己经成为现今大学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在计算机能力方面的要求与日俱增,在工作中能够较好地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己成为大学毕业生择业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2、课程涉及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比如微机原理可以让他们更好的了解自己手机的工作原理,搜索引擎原理让他们尽量避免落入像魏则西一样的陷阱,Excel的好好学习可以让他们成为数据分析高手等,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商务智能和虚拟现实等不断勾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二、与财经相结合的差异化的教学内容
计算机相关技术涉及内容非常多,由于不同学科领域拥有各自的特点,信息技术在不同学科中的关注点和应用模式也不尽相同,如何选择教学内容是课程组面临的重要问题。课程组认识到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要学习的知识不应是脱离应用的纯学科理论知识,而是针对应用需要的计算机应用知识。考虑到人文类和经管类学生的不同需求,课程组设置了不同的教学内容,最主要的差异是人文类不需要进行程序设计,加强了文字处理能力。结合财经类特点,用亚马逊公司的股价k线图,来说明该公司因为云计算的领先优势。还有一个综合作业,需要同学们根据专业相关活动目标来设计一套详细完整的实现方案,金融类专业学生要求策划一场与金融专业知识相关的活动,如模拟炒股大赛、银行理财产品大赛、金融名家讲坛等。
三、计算思维的培养
计算思维是指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的系列活动,是与逻辑思维和实证思维并列的三种科学思维模式之一。在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够帮助学生自主地创新性地解决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地进行问题的解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日常生活和经济管理学科中的诸多实例让同学们形象地理解不同的计算思维,例如用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来说明编码思维。
(作者: 2016年“金牌主讲教师”、信息管理学院教师)
简讯
★我校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赢得省内同行点赞。4月27日上午,由东华理工大学和超星集团举办的“基于信息化手段推动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讨会在南昌隆重举行,共有来自全省50多所高校的300余人参加会议。
副校长邓辉出席会议并作题为“网络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创新实践与探索”的专题报告,获得与会同仁的认可与称赞。我校计算机实践教学中心方勤主任,刘卫副主任和教务处吕晓梅副处长一同参会。
(文/计算机实践教学中心)
★把工作作为事业来做,加强学习提高工作水平。5月10日上午,王乔校长到教务处进行工作调研。教务处副科级以上干部、教学督导组组长参加调研会并结合自身岗位作了工作汇报。人事处、财务处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
王乔认真听取了大家的工作汇报,充分肯定了教务处、教学督导组的工作。强调本科教学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其核心地位不会改变,也不能改变。希望你们:一是把工作作为事业来做。将自己的工作作为事业,而不是作为谋生手段和工具,才能找到乐趣,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来。我们身处不同工作岗位,都是大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应在各自的岗位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二是不断学习提高。要主动适应不断变革的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学习教育知识,掌握教育规律,努力成为自己所在领域的行家里手,实现学校教学资源的最优配置。
(文/教学督导组)
报:校领导
发:党办、校办、组织部、人事处、宣传部、教务处、财务处、学工处、招生就业处、图书馆、网络信息管理中心、计算机实践教学中心、档案管理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教学学院
江西财经大学教学督导组 编辑、审核: 江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