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本期党史故事分享者是来自金融175班的预备党员的肖像,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她为我们带来的党史故事吧!

——追忆革命烈士邱少云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发动进攻,大韩民国节节败退,向美国等盟国求救。美国为了维护其在亚洲的领导地位和利益,当日杜鲁门总统授权驻韩美军攻击朝军。1950年7月7日联合国通过84号决议,授权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武力干涉朝鲜战事。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组建东北边防军(后更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如果朝鲜人民军被打败,中国可以迅速派遣部队入朝帮助朝鲜同美国为首的联合国部队进行作战。

 

1950年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朝鲜战场形势逆转,朝鲜人民军溃退。因为朝鲜对中国封锁了军事情报,所以战争在没有事先通知中国的情况下爆发了,致使中国领导人对此颇有不满,但在美国直接参与战争的情况下,还是表示要支持朝鲜。中国政府表示坚决抗议以美国为首的十六国联合国军打击朝鲜人民军,但美军不予理会,军队继续向中朝边境推进,同时,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丹东地区,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严重地威胁着刚满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此关键时刻,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英明地决定,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同朝鲜人民和朝鲜人民军一起,并肩作战,抗击侵略。

 

1951年3月,邱少云响应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他来到朝鲜,看到美帝国主义和李承晚匪帮对朝鲜人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目睹朝鲜儿童遭受自己童年时代一样的苦难,倍加激起邱少云对帝国主义反动派的仇恨,决定要为打败美国侵略者贡献自己的一切。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连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消灭盘踞在平康和金化之间的三九一高地的美李匪军,把战线向南推进。然而,我军阵地到三九一高地之间,有着三千米宽的开阔地,这是敌人的炮火封锁区。要在这样长距离的炮火下冲击,绝不是一件易事。因此,为了缩短冲击距离,出奇制胜、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我军决定在发起总攻击前一天的夜里,把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

 

邱少云所在营奉命担负潜伏任务。潜伏前,邱少云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写道:宁愿自己牺牲,决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愿献出自己的一切。执行任务中,邱少云在距敌前沿阵地60多米的草丛中潜伏时,敌人突然向潜伏区逼近。10月12日上午11时许,几个敌人下山取水和巡逻,从地堡里钻出后向山下走来。我军指挥员便命令炮兵用炮弹消灭了这些敌人。

敌人遭到打击后出动飞机侦察,并盲目发射侦察燃烧弹,一颗燃烧弹正好落在邱少云身边,飞迸的火星溅落在他的左腿上,烧着了他的棉衣、头发和皮肉。他的战友王成金说,在邱少云不远处有一条小水沟,他只需侧身一滚即可扑灭身上火焰,但为了不暴露潜伏部队,他严守纪律,咬紧牙关,双手深深插进泥土中,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剧痛,一声不吭、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战后,邱少云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特等功,追授“一级英雄”称号,同时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烈士风采犹在,英雄从未远去。今天,在邱少云烈士的家乡,“靠得住、顶得起、过得硬、容得下”的脊梁精神还体现在许许多多普通的铜梁儿女身上。一代代铜梁人,用自己的言行铸起了一道不屈的脊梁精神,这也是铜梁最美的风景。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重温这一段故事之后,深深被邱少云身上的精神所震撼,烈火焚烧己身的疼痛是多么难以想象啊,可就算这样,为了成功完成掩护任务,邱少云硬是一动不动,哪怕最后牺牲也没有暴露。再回想自己在面对生活中一些细小的困难和挫折有时都不能从容应对,甚至放弃面对,真是惭愧不已,从今以后我一定学习邱少云身上无畏的精神,用更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