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金融论坛第三分会场

12月25日上午,赣江金融论坛第三分会场在线上举行,此次研讨的主题为“ESG与企业行为”,由江西财经大学王青博士主持,部分硕士研究生参与了旁听。


首先,博士生曹娜宣讲了题为“ESG与企业并购活动”的论文。她表示,本文以2009-2019年上市公司为收购方的国内并购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ESG高的企业更有可能进行“质量型”并购而非“数量型”并购,其结论支持了最大化股东财富的观点。研究结果表明,ESG高的企业并购可能性大,并且ESG越高就越能提升企业并购后的绩效。


接着,研究生田卓岳点评了曹娜宣讲的论文。她认为曹娜从股东视角研究ESG与并购的关系,视角比较新颖,同时指出了几点不足之处。第一,ESG与并购,应该侧重并购,但摘要、引言多出现ESG与企业价值、股东财富居多,对并购的引出逻辑不太强;第二,实证检验是否应该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而不仅仅是稳健性检验;最后,田卓岳建议曹娜应该根据研究结论来丰富对策,使文章更加完整。

点评完毕后,研究生田卓岳宣讲了题为“并购能否提升企业环境绩效”的论文。本篇论文选择2000-2020年间经数据处理过的所有发生并购的A股上市制造企业作为样本。研究结果表明并购能够显著改善目标企业环境绩效,能通过创新协同提升研发投入,能通过降低经理人的代理成本以提升经理人治理销量,并能通过抑制大股东侵占行为降低第二类代理成本;同时研究结果还表明独立董事占比、两权分离度以及股权集中度较高时改善程度更为显著。对于以上结论田卓岳还给出了几点对策。一是通过并购实现供给过剩行业绿色转型升级;二是积极鼓励企业加强研发创新;三是企业要持之以恒地加强公司治理质量。


随后,对于研究生田卓岳宣讲的论文,博士崔志伟进行点评。他认为这篇论文的创新点有以下几点:实证分析并购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基于并购视角探究企业环境治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在机制分析上也有所贡献。但同时他认为也存在几点不足部分并一一指出。一是从大股东角度分析的两种异质性分析是否有冲突;二是指标选取中相对量是否合理;三是时间跨度中起始时候的依据是什么。

点评完毕后,研究生崔志伟宣讲了题为“ESG表现、企业融资约束及其非对称性”的论文。基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6年提出的责任投资原则,他以信息传递理论以及ESG表现对企业融资的非对称性作为理论基础,设定主模块、动态面板回归模型等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通过提高自身的ESG表现能够显著降低融资约束,这一行为还有助于扩大融资规模和降低融资成本。另外,研究结果表明ESG表现对企业的内外部融资约束具有显著的非对称影响,在抑制内部融资能力的同时还会缓解外部融资约束。最后崔志伟指出ESG表现通过披露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来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缓解融资约束。


对于崔志伟研究生宣讲的论文,杜雨研究生提出了两点疑问。第一,在输入数据时为什么要剔除金融保险相关行业;第二,为什么通过股权融资来体现ESG对企业的融资约束。对此,崔志伟解释道“在采用数据的时候,这是考虑到行业不同的属性和性质且参考文献的一般做法;对于第二个问题,是由于当公司市值受损时,股权更能体现投资者价值是否受到损失”。

接着,杜雨研究生宣讲了题为“公司违规行为对企业社会责任披露水平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的论文。她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0-2018年披露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并对此样本深入探究了企业违规行为对下一期社会责任披露水平的影响以及媒体关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和海外交叉上市的调节效应。本篇文章以润灵环球企业社会责任评分、违规行为是否被监管处罚、媒体在当年对公司的报道次数、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公司同时在 A 股和境外证券市场上市分别作为作为企业社会责任披露水平、公可违规、媒体关注度、机构投资者、海外交叉上市的衡量指标。为了保证回归结果的稳健性,本文采用剔除部分样本、倾向性得分匹配( PSM ), Heckman 两阶段模型回归等方法对样本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与前文结论一致,支持了本文的主要假设。


通过实证研究和稳健性检验,对于提出的四个假设进行了验证,得出如下结论:

(1)企业违规行为会促进下一期企业社会责任披露水平的提高。

(2)媒体关注度会正向调节企业违规与下一期社会责任披露水平的关系。

(3)机构投资者持股会正向调节企业违规与下一期社会责任披露水平的关系。

(4)海外交叉上市会正向调节企业违规与下一期社会责任披露水平的关系。

对于研究生杜雨宣讲的论文,研究生孔雯进行点评。她认为这篇文章思路清晰、逻辑合理且视角新颖。同时,研究生孔雯对“为什么能用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评分来衡量企业社会责任披露水平”等问题提出了疑问。最后,研究生孔雯建议杜雨同学采用和讯数据库代替润灵环球数据库。


会议尾声,江西财经大学孔雯作了题为《企业社会责任、CEO权力与投资效率》的学术报告。该篇论文采用2010-2020年的公司面板数据,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及CEO权力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的评分越高,投资效率越高;CEO权力过高会弱化企业社会责任的正向影响。最后,基于产权异质性的视角,进一步研究表明,国有企业CEO权力对企业社会责任-投资效率弱化更为显著。


孔雯报告结束后,曹娜进行点评。曹娜同学认为文章结构较为完整,行文流畅,并认为将CEO权力考虑进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视角比较新颖,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同时曹娜同学建议孔雯同学应该将CEO权力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降维,进行分析检验;并且在文章的进一步分析中,应考虑系数差异检验进行分组回归。



(作者/金融学院 作者单位/金融学院  图/金融学院 图片作者单位/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