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风掠过小陶镇青翠的山峦,将离别的气息悄悄送入永安中心小学的校园。2025年7月14日,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萤火队志愿者老师们在最后一日的心理与音乐课程,为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点亮了一盏盏小小的灯。
心窗启明:认识情绪,拥抱阳光心灵
在明亮的心理课堂上,小江老师为孩子们展开了一幅内心世界的探索地图。“健康不仅是身体的强壮,更是心灵的明媚阳光。”他温柔的开场白,为这场心灵之旅定下了基调。
课程从认识日常基本情绪图谱开始,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辨识这些内心的“色彩”,抽象的“情绪”很快在欢声笑语中变得生动可感。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情绪,小江老师精心设计了“情绪萝卜蹲”游戏。孩子们积极参与,每个人抽取一种情绪卡片,依次做出相应的情绪表情和动作。在蹦跳与呼应的过程中,亲身体验不同情绪带来的身体感受与表达方式。
随后,一段精心挑选的情绪主题动画短片,以直观形象的影像语言,进一步加深了孩子们对情绪产生、变化及如何应对的理解。孩子们勇敢地走上讲台,进行“我的情绪小剧场”展示,将课程氛围推向高潮。羞涩的低头、畅快的大笑、夸张的鬼脸、专注的思考……每一个表情和动作的展露,都是孩子们向内探索、学习接纳和表达真实自我迈出的自信一步。
这堂课不仅让孩子们辨识了情绪的模样,更在他们心田悄然种下关照内心、拥抱自我的种子。这颗“心灵关怀”的种子,将在未来岁月的阳光雨露中茁壮成长,成为他们守护自身心理健康、构建内心和谐的力量。
筑盾护苗:民警进校园,安全伴童行
心理课堂的温情余韵未散,一场关乎生命守护的安全教育课紧随其后,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再添一道坚实的屏障。永安市小陶镇派出所的民警同志受邀走进校园,身着警服的他,带着一份庄严与可靠,以“守护平安,快乐成长”为主题,将专业的安全知识转化为孩子们听得懂、记得住的生动语言。
民警结合真实案例和互动演示,重点讲解了防溺水的“六不”原则,告诫孩子们远离危险水域;传授了交通安全常识,强调过马路“一停二看三通过”的重要性;普及了基础的防拐骗与自我保护技巧,教导孩子们在陌生人搭讪或身处险境时如何冷静应对、寻求帮助。
这堂特别的“民警课堂”,不仅将实用的安全技能根植于孩子们心中,更在他们心中树立起一道无形的“安全之盾”和求助的灯塔。
乐韵飞扬:乘着翅膀,唱响心灵回响
午后的校园,被悠扬的旋律温柔环绕。音乐课在小宗老师“乘着音乐的翅膀”主题下徐徐展开。这不仅仅是一堂教授音符的课,更是一场穿越时空、触摸经典灵魂的音乐之旅。
小宗老师以深入浅出的讲述,引领孩子们走进那些承载着人类共通情感的经典旋律殿堂,探寻音符背后蕴藏的故事、历史与打动人心的力量。
课堂的核心环节——“我们的合唱时光”,将情感的共鸣推向了顶峰。纯净的童声汇聚成闪烁的星河,《夜空中最亮的星》那充满希望与力量的旋律在教室里温柔流淌……孩子们仰着小脸,神情专注而明亮,略显稚嫩却无比真诚的歌声,宛如一颗颗初升的星辰,散发着纯净的光芒。
孩子们用最清澈、最动人的歌声,向陪伴他们度过这段珍贵夏日时光的“萤火”老师们,致以最深情的感谢与告别——那一刻,孩子们真挚的歌声和老师们感动的目光交织在一起,仿佛彼此都成为了对方心中那盏最亮的星,互相照亮,也照亮了这个充满意义的夏天。
今天,孩子们在情绪的星图上辨认自己,于安全的护盾下积攒勇气,借音符的羽翼放飞奇想——心灵的韧、生命的慧、艺术的美,如星火暗燃,悄悄照亮心原。队员们俯身相伴,那“启智润心”与“守护成长”的担当,便在这片童真与热忱交织的土壤里,生了根,发了芽。
离别的钟声敲响前,孩子们伏在课桌前,用稚嫩而认真的笔触,在纸上写下心中涌动的话语。那些歪歪扭扭却无比真挚的字迹,承载着他们最纯净的心声,汇聚成一份沉甸甸的情感——那是对老师们辛勤付出的由衷感谢,是对所学知识的真诚回应,更是对这段短暂却绚烂的“萤火”夏令营时光最深切的不舍与留恋。纸短情长,字字句句,都是童心最珍贵的回响。(作者/周春钰 宗世哲 丁宇濠 作者单位/金融学院 图/萤火队 图片作者单位/金融学院 审核/赵云飞 廖春妍 王琪)